監管層密集表態房地產融資,房企流動性改善可期丨地產金融觀②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張敏 北京報道
首儿所新生儿内科用“音乐疗法”传递妈妈的爱
隨着房地產市場復甦不及預期、行業流動性吃緊,對企業端的流動性改善工作再度被提上日程。
繼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一視同仁滿足不同所有制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後,11月以來,監管部門先後召集代表房企、金融機構座談會,調研瞭解行業風險化解和高質量發展的主要金融需求。
花旗:贵州茅台仍是中国白酒板块的首选 目标价2272元
從會議傳遞出的信號來看,確保融資渠道穩定、滿足房企的合理融資需求是主要思路。
本月上旬,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行長潘功勝也做出了類似的表態。11月19日,證監會表示,堅持“一司一策”化解大型房企債券違約風險。
我儿子是顶流爱豆
原始戰記
澤塔奧特曼(超人力霸王傑特) 圓谷株式會社出品
這是自“金融16條”出臺一年來,監管部門針對房地產融資最密集的一輪表態,其內容也被認爲頗具針對性。
今年以來,房地產市場繼續處於調整狀態,行業流動性並未真正改善。今年前10月,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10.73萬億元,同比下降13.8%,降幅創年內新高。其中,國內貸款、自籌資金的降幅分別爲11.0%和21.4%。
在此背景下,這輪表態的信號意義和實際作用究竟如何?
風險蔓延預警
作爲資金密集型行業,房地產業天然帶有較強的金融屬性。過去多年來,房地產業度過了快速發展的“黃金時代”,除人口和土地紅利外,相對寬鬆的金融政策也是推動因素之一。2021年下半年,房地產市場進入調整期,其中固然有行業自身發展階段的因素,以去槓桿爲主的金融政策也不可忽視。
中选会主委刘义周:明年1月16日订为选举投票日最适当
但在此過程中,出於風險把控等考量,金融機構在貸款審批過程中較爲謹慎,使得信貸的投放無法完全匹配市場需求。
對此,監管部門一直進行糾偏與指導。2022年11月,中國人民銀行、原銀保監會公佈《關於做好當前金融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工作的通知》,推出16條金融舉措(即“金融16條”),強調保持房地產融資平穩有序。2023年7月,監管層對“金融16條”的相關條款進行延期。
11月下旬 TV 面板報價續跌、法人對面板族群評價維持中立
“金融16條”的出臺,意味着股權、債券、信貸等“三支箭”將全部發出,對房地產業不啻爲重要利好。
但今年以來,市場銷售的改善不及預期,下半年更是升溫乏力。9月和10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有着近兩成的同比降幅,“金九銀十”未能出現。市場銷售不佳,也對房地產融資產生了一定影響。
一方面,由於銷售不暢,企業拿地、投資的節奏明顯放緩,主動融資的意願不強。相反,更多企業將精力放在去庫存、抓回款上。
另一方面,金融機構在發放貸款時也有一定疑慮。廣東省城規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表示,目前來看,金融機構對地產風險的擔憂明顯偏大,這種擔憂是基於貸款的地產企業是國企還是民企的判斷,而不是項目本身是否值得投放貸款。
2023年10月,同策研究院監測的40家典型上市房企共完成融資金額摺合人民幣共計230.65億元,環比下滑21.1%,爲近三年來的最低點。其中,民營房企中僅個別企業有所收穫。
《食品股》南侨10月获利年增551% 泰新厂将添柴火
魔 門 敗類
分析人士普遍認爲,在此情況下,監管部門重申確保融資渠道穩定,將有助於改善房地產企業融資環境,改善行業預期,促進防範房地產企業風險。
新意與後手
《基金》台股ETF受益人年内增加170万人 人气标的有变化
事實上,10月末召開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已經提出了“促進金融與房地產良性循環”的總要求。近期監管部門的表態,主要是對前述要求的重申和強化,但對比之下,仍有一些新意。
11月17日,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中國證監會聯合召開金融機構座談會,在繼續強調一視同仁滿足不同所有制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的同時,也表示“對正常經營的房地產企業不惜貸、抽貸、斷貸”。
會議同時表示,繼續用好“第二支箭”支持民營房地產企業發債融資。
11月19日,證監會相關人士表示,積極發揮中證金融公司與地方擔保公司“央地合作”增信模式作用,促進解決民營房企發債難問題。同時,堅持“一司一策”化解大型房企債券違約風險。
中指研究院企業研究總監劉水指出,支持民營房企發債融資是一個明顯的政策着力點。他表示,目前能獲得增信支持的民營房地產企業只有10多家,若能成功擴圍,將使更多民營房企受益。
此外,“不惜貸、抽貸、斷貸”、“一司一策”的表述也是亮點。如果能真正照顧到不同企業的實際運營情況,金融層面的支持也將更加精準。
三部門召開的金融機構座談會還指出,要落實好跨週期和逆週期調節的要求,着力加強信貸均衡投放,統籌考慮今年後兩個月和明年開年的信貸投放,以信貸增長的穩定性促進我國經濟穩定增長。
李宇嘉表示,這釋放出加大信貸投放的新信號。“從10月份的信貸數據來看,信貸需求仍舊疲弱。逆週期調節意味着,今年最後兩個月和明年的開局會加大信貸投放,其中房地產作爲金融加速器,必然要走在前面。”
企業的態度則較爲務實。北京某上市房企相關負責人向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監管部門的表態更像是對金融機構的“定向指導”,“監管部門能用的手段,無非還是‘三支箭’。企業能做的,只是配合金融機構提交材料,貸款審覈與發放的權限,還是掌握在金融機構手裡。”
澳洲防長:中國是澳洲、印度「最大安全焦慮」
粉红色天鹅绒
他同時表示,對企業提供穩定的金融支持是防風險的兜底之策,要讓房地產真正迴歸良性循環,進一步採取措施促進市場交易回暖,同樣至關重要。
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今年1-10月,房地產企業的定金及預售款爲3.66萬億元,同比下降10.4%;個人按揭貸款1.85萬億元,同比下降7.6%。這兩項資金來自銷售端,在房企資金來源中佔一半以上。